忽然发现熜熜也不是全能的

        最早开始了解嘉靖还是在知乎。正如明朝的大多数皇帝一样,他也是个评价两极分化的人物。一种人认为他很昏庸被严嵩蒙蔽;另一种人认为他聪明绝顶,于是对严嵩专政的解释就变成了他明知严嵩之奸,却因为严嵩能满足自己的私欲,仍然选择任用他。

        之后看了越来越多自媒体的宣传,无不说他非常聪明,很会玩弄帝王心术,包括某剧也是走这个路线,也就是赞同上面的第二类评价。我自然也被这种说法引导,认为熜熜天赋异禀。此后在曾铣案、仇鸾案的处理上,我都看到了他的帝王心术,也就更加认可他很聪明这个说法。


        前几天,看到熜熜在罢免严嵩后,因为没能识清严嵩之奸向徐阶表达自责的记载,我才忽然发现,他其实也不是万能的,他也不是天生能识清所有的人。他大概以为严嵩只是小奸小恶,才放任他掌权。

        是啊,他一直杀的都是他心目中的奸臣。夏言、曾铣误国误民,他亲口说是奸臣;杨继盛、沈炼等言官,则是《韩非子》中典型的不能被利益驱使、破坏法治稳定、所以必须要杀的小人。而他任用的,也一直都是他心目中的忠臣。


        没有谁是真的天赋异禀。同一个家族的皇帝,智商就能差那么多?所谓帝王心术,不过是几十年如一日,兢兢业业、如履薄冰地实践法家的圣人之言罢了。熜熜的大部分“术”,在《韩非子》里都能找到出处(例如钓鱼执法、暗操独治、威柄不移)。我不能保证他看的就是这本书,但确实太相似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听狐周周太太说,明朝皇帝的帝王心术都是靠上一代帝王的传承。熜熜和崇祯都没有父亲的教导。崇祯是看《世宗实录》学习,熜熜自己又是看什么摸索的呢?人人只道他天赋异禀,谁能看到他付出了哪些努力?

        驾驭群臣向来不是靠天赋,而是靠实打实的方法和言行啊。


        正因为他不是天生的天才,所以他也是普通人,也会被人蒙蔽,也会犯错,也会犹豫。他并不总是满怀自信。

        我几月前,看曾铣案,觉得熜熜太聪明了,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。昨天为了编百度百科断句细读,才发现他也并不总是自负的,他也会因为群臣的话怀疑自己的判断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上谕辅臣曰:‘套虏之患久矣。今以征逐为名,不知出师果有名否?及兵果有余力?食果有余积?预见成功可必否?昨王三平未论功赏,臣下有怏怏心,今欲行此大事,一铣何足言?祇恐百姓受无罪之杀。我欲不言此,非他欺罔,比与害几家几民之命者!不同我内居上处,外事下情何知可否卿等职任辅弼,果真知真见当行,拟行之?

         他否决复套的判断没有错。但他孤立无援。所有人都说复套好。于是他怀疑自己是否是因为久居深宫,不了解边境的情况,才判断出错。所以他才让兵部一再讨论,直到发现兵部的奏陈还是漏洞百出才忍不住开口质疑。

        重读之下他对严嵩说的话还有点委屈的意味:“卿既知不可,何不力正?”不是高高在上的斥责,而是孤立无援需要一个盟友。

        无怪乎他重新坚定自己的判断以后,想起连日来的委屈,气得立刻把夏言砍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还有点可爱。

        想抱走。


评论 ( 3 )
热度 ( 43 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野有蔓草 | 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