捡一口楚康王×屈建

  最近看左传的时候嗑到了楚康王和屈建(字子木),感觉未尝不是一种楚屈。比起一般的明君贤臣组,这俩同年同月死,去世时间相差不超过半个月,顿时捡到了。虽然两人lof tag为0,但按承诺的简单安利下。

  

  楚康王即位的时候在二十到二十五岁之间。当时晋国比楚国强,朝政大权又被几位叔父把持,所以康王前期基本在韬光养晦。

  屈建呢,出生前楚国刚刚出了申公巫臣的事件,然后屈巫一支(应该是大宗)就被灭族了,屈家的影响力也受到很大打击。有学者认为屈建的爷爷屈荡是屈巫的二弟。后来楚康王为了掌权要提拔自己人,就启用了相对没啥背景的屈建当令尹。

  屈建当了令尹以后呢,就和楚康王一起安排蒍掩做赋税改革,然后大败吴国,扬眉吐气,后来又参加弭兵之会刷完了楚晋平分霸权的主线任务。

  到这里是很没创意的明君贤臣剧本。但是,这俩香就香在他们很可能有私交啊!

  

  1.首先要感谢刘向在《说苑》编的故事。一下子天降变竹马。这个故事大概是说,屈建听说楚共王迟迟不立太子,就借寓言说再不立太子楚国就有动乱了,然后楚共王听说后,就立了最年长的楚康王为太子。(楚康王的弟弟们就是后来的灵王、平王等人)

  根据我的脑补发挥,在这个故事线里康王和屈建可能早就勾搭密谋上了,所以屈建才会制造舆论诱导共王立康王为太子。

  但是这个寓言挺假的,因为屈建年龄对不上。就算是神童,好像也只有蒍贾那种大族神童说的话比较有影响力吧……

  2. 说说莫敖的问题。一般都说春秋屈家世袭莫敖,一直到战国。但这个说法是有漏洞的。武王末年屈重任第二个莫敖以后,长达一百多年没出现莫敖,到楚康王二年才突然又任屈建他爹当了莫敖。莫敖这么大的官,一开始还是最高军事长官,如果存在,不应该在战争记载中一点消息都没有。

  结合楚成王初设司马,楚康王二年也有官制改革来看,我个人认为,司马实际上取代了莫敖这个职位,之后莫敖就不存在,屈家大宗就去当息公、申公了(见屈家宗子屈赤角是否为息公子朱的讨论)。直到楚康王又恢复了莫敖。楚康王恢复莫敖,可能是为了分司马的权力,巩固君权。

  但这个事特殊就特殊在从此莫敖就在屈家手里世袭了很多代。要知道楚国是没有世卿制,只有世禄制的,莫敖的这种情况绝无仅有。如果我的推测正确,那屈建上下祖孙三代就是莫敖重设后的形成这种惯例的人,很难想象康王对屈建宠信到了何种地步才会留下什么话、准许这种事情发生。如果没有康王说了什么的话,以灵王等人对君权的把控,很难想象世卿制会就此出现。

  除此之外屈建也是楚国历史上(应该)唯一当上令尹的屈家人。

  3.对比其他令尹,屈建和康王的关系明显亲近许多。

  一开始康王叔父当令尹,我感觉和康王是相互戒备提防的。虽然子囊、子庚都是忠臣,但他们也是权臣。郑国大夫请求楚国出兵攻打政敌,居然只联系令尹而不报告楚王;楚王听说后,和令尹沟通是否伐郑,这么大的事,居然要派使者相互转达,实在是过于疏远了。后来另一位叔父子南直接被康王砍死在了朝堂上,连正常的审理定罪都不曾有,可见康王早期和叔父们的关系已经相当紧张了。

  后来康王任命蒍子冯为令尹。蒍子冯是蒍、薳几族(小宗大宗)的宗主,和孙叔敖沾亲带故,宗族势力也比较大,不过到底隔了一代,比康王叔父要好控制些了。康王第一次召蒍子冯当令尹,蒍子冯怕卷入政斗的风口浪尖,装作病重不去,康王也就公事公办派了个御医去看看。(要是有私交那肯定得亲自去看了)后来又召蒍子冯,蒍子冯怕自己权势大了也被杀,胆战心惊了好一阵。康王和蒍子冯尚属于正常的君臣关系,起码能正常谈公事而不用使者传达了。

  蒍子冯去世后就轮到屈建当令尹。这里能看出两点:(1)屈建刚接任,先去对付吴军,回来以后再过两个月马上开始改革,安排蒍子冯的儿子蒍掩去执行改革赋税的任务。我认为从此可以看出,这个改革应该就是康王和屈建共同谋划主持的,所以等屈建上位才开始操作;不然要是早就在朝中有这个意向的话,不如让蒍子冯带着儿子做,岂不是更加方便?(2)屈建和康王的关系明显比前几个令尹亲近。他什么事情都会向康王转达汇报,聊天内容变多也变随意了——“子木惧,言诸王”“子木归,以语王”“子木又语王曰”。比方说他在弭兵之会的时候跟赵武闲聊(或者说礼貌询问)已经去世了好几十年晋国贤臣事迹,回来也津津有味地康王分享,这就已经超过公事的范畴了。

  4.最传神的还是康王是十七号以后才去世的,屈建是康王去世后的当月去世的,也就是他们很可能去世时间相差不超过十天……很有缘分。(上一个这么有缘的还是霍韬和顾鼎臣)

  

  最后说说这俩性格吧,也比较般配。康王我感觉是比较强势的,虽然他并不咄咄逼人,但他这代五兄弟就没一个省油的灯……康王自己也做了一些集权的工作。

  屈建呢,感觉是那种正直勇敢但待人接物比较温和的君子。可以参考一下赵武。他很大度地把灭舒鸠的赏赐让给了蒍掩。他听了楚才晋用故事以后的反应是——子木愀然,曰:“夫子何如?召之其来乎?”类似在说“为之奈何”,和声细气的。后面声子假装提议刺杀叛臣他也坚决不做。他和赵武在弭兵之会的时候一开始因为楚人穿甲而闹得不愉快,但后来也相谈甚欢了,他去世以后赵武还礼貌地给他吊丧,说明关系还是可以的。可能正是因为这俩人做卿,这次弥兵才很成功。

  所以综合来看,康王和屈建的性格相性也还算不错。这算是他们得以HE的一个重要原因吧。

评论
热度 ( 17 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野有蔓草 | Powered by LOFTER